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校内选拔赛圆满落幕
发布人:陈纯  发布时间:2024-05-30   浏览次数:10
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,更好地服务教育强国、文化强国建设,全面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和“典耀中华”主题读书行动,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,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,教务处、通识教育中心于5月24日在临港教学楼B203联合举办“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”校内选拔赛,文理学院副院长、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吉文斌教授,人文美育教研室苏李副教授及王圆圆老师等参加活动并担任评委。

“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”共分四个组别,其中“诵读中国”经典诵读大赛和“诗教中国”诗词讲解大赛分大学生组和留学生组,需组织校内赛。“笔墨中国”汉字书写大赛和““印记中国”师生篆刻大赛两个分赛项直接通过官网报名参赛。


大赛围绕以“典耀中华,赓续文脉”主题,采用视频展演、现场展示作品等方式进行校内选拔。本次比赛共有10个作品参加评比,大学生组带来《春江花月夜》《西京赋》《沁园春两首》《红烛》《我爱这土地》《将进酒》《生如胡杨》等作品,作品有的热烈而坦诚地歌颂人生理想、有的用声音带观众领略祖国大好河山、有的带领观众用心灵触碰世界、有的带来人与天地、宇宙的对话,将充沛丰富的感情带给每一位观众。

国际学生组的参赛学生带来的作品同样精彩纷呈。来自科特迪瓦的海洋带来《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》诗词讲解,通过话题引入、文本讲解、理解诗歌、布置作业四个环节,带领学生思考并回答了作者的幸福观。来自菲律宾的张浩一带来《短歌行》,用深情的语调描述作者曹操对时光流逝的不舍、对祖国的赤诚热爱和自我的雄心壮志。来自俄罗斯的娜娜带来《再别康桥》,婉转地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生活的怀念、对人生如浮萍的忧伤和对离别的无可奈何。体现出国际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,也表现出中国诗歌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

参赛选手诵读声情并茂,讲解重点突出,用真挚的情感将一篇篇语言艺术佳作演绎得淋漓尽致,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中华经典的艺术魅力,诠释了经典作品的丰富内涵,展现了我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人文素养,营造了诗意盎然、书香萦绕的校园文化氛围。

评委老师们在每首作品结束后均进行了精彩、精准的点评,选手们以入情入理的故事、生动感人的思想、抑扬顿挫的语调和入情入境的诵读征服了评委和听众。此外,老师们现场详细解读了作品、展示了一些朗诵技巧,使参赛者受益匪浅。

经过专家评审,大赛共评选出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3项、三等奖5项,优秀指导教师5人。根据比赛结果,一、二等奖获得者将参加教育部、国家语委举办的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上海市选拔活动。